2022/10/11 14:44 微信公眾號:鉛筆道
三家公司成長速度快,但也暴露了一些問題。
3個月前,一個12萬億賽道多家企業集體IPO了。但蹊蹺的是,3個月后,它們又集體暫停IPO了,為何?
今年7月,一周之內,3家氫燃料電池公司組團沖刺IPO:捷氫科技、國富氫能、治臻股份。而最近一周,這三家巨頭集體宣布中止IPO。
這三大巨頭,各自都是細分領域的佼佼者:業務幾乎不重疊,但都與氫燃料電池相關。他們的資本市場前景,幾乎能代表氫能源全產業——因此,中止的背后原因極其關鍵。
從各方消息看,目前能獲知的*原因是財務資料到期。
這也能理解,三家公司啟動IPO的時間幾乎一致,并且都趕在年中報(630)提交節點:有集體沖刺在先,集體中止再后也就不難理解。
更深層次的原因,可以從其業務特征發現線索:1、收入低;2、基本沒有利潤;3、成立時間短;4、被VC“抬轎子”,市值較高。鉛筆道認為,這些特征可能導致其IPO道路曲折。
科創板的上市路徑有幾條,可以總結為:市值+收入/凈利潤/現金流量/階段性成果。而三大氫燃料公司的收入、凈利潤不夠理想,導致上市路線很局限。
從收入看,三家公司的營收偏低。
2019-2021年,捷氫科技的收入為1.12億元、2.47億元、5.87億元,為表現*;國富氫能的收入分別為1.76億元、2.51億元、3.30億元,表現其次;治臻股份的收入分別為:0.28億元、0.70億元、2.23億元。
依據鉛筆道觀察:沖刺IPO時,企業*不要貼邊上市,財務數字能達到“指標”的兩倍*。
依據這個條件,捷氫科技的收入表現屬于“中等”,超出指標2-3億;國富氫能與治臻股份的表現是“貼邊”,剛剛及格——一旦2022年業績波動,很可能導致其無法順利IPO。
從利潤角度看,三家公司全部不達標?苿摪宓牡拙是凈利潤5000萬,而三家公司全部陷入虧損:2019-2021年,捷氫科技分別虧損0.35億元、0.94億元、0.59億元;國富氫能分別虧損0.18億元、0.63億元、0.70億元;治臻股份分別虧損0.34億元、1.31億元,到2021年才盈利0.14億元。
這些財務數字注定了:三家公司的上市基礎較弱,屬于“貼邊”上市。
三家公司*全部滿足的指標是“市值”:4-6年之間,市值便從0漲到了15億以上。三家公司都很年輕,國富氫能、治臻股份均成立于2016年;捷氫科技最年輕,成立于2018年,市值也最高,超過了30億元(官方數據)。
這些數字,一方面說明3家公司成長速度快,但另一方面也更加驗證了業務基礎的薄弱?陀^來講,市值是可以“抬轎子”抬出來的,是最容易實現的。
從資本勢力看,三家公司都有強大的資本陣營:捷氫科技背后是“上汽”,國富氫能背后是“涌金”,治臻股份背后同樣有“上汽”。
當然,“上市基礎薄弱”的背后,和賽道的早期離不開關系。三家公司所處的賽道為:氫能源——氫燃料電池。而氫燃料電池的主要應用是“氫能源車”:其中55%為客車,44%為專用車,1%為乘用車。
而氫能源電池車的產量還不大,并且起伏不定。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,2016年-2019年為上升期,產量從400-800車輛上升至約3000輛;而2020跌到了1200輛,去年又有所回升,約為1700輛左右。
綜上,市場的早期萌芽階段,導致了三家企業財務數據的“羸弱”。賽道若要初具規模,至少還需要10年以上的發展。據中研產業研究院數據,到2030年,國內氫能汽車可能達10萬輛。10萬輛不是一個大數字,但也代表消費者對一個賽道的初步認可。
榜單收錄、高管收錄、融資收錄、活動收錄可發送郵件至news#citmt.cn(把#換成@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