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/06/03 16:49 IT產業網
即使今年VR產業遭遇寒流,但不可否認,VR是近幾年最熱門的技術之一。隨著技術研發的不斷進行,市場上一直沒有出現與其熱度相匹配的產品。那么為什么VR產品無法從實驗室走進生活中?
一部分原因是,市場上VR產品大多技術含量低,導致其無法獲得消費者的青睞。但更重要的是,用戶在使用VR產品后都會產生頭暈、惡心等不適感,VR暈動癥使得其產品難以大范圍推廣,也對VR產業的發展和壯大起負面效果。
據悉,VR暈動癥的產生主要有兩個方面原因:一方面,VR虛擬場景畫質清晰度較高,一個場景中元素多而雜,對用戶眼睛造成較大負擔,而且感知系統獲取的信息與實際情況不對等,人的身體處于本能反應會產生不適感;另一方面,VR場景最大的特點就是可以實現與用戶的交互,但這種交互往往存在一定的延遲,就是你做出某個行為后,總是隔一段時間后場景才會隨之改變,時間的不同步也會讓使用者生出不適感。
業內人士表示,對于VR場景畫質太高的問題,3D電影也存在同樣的問題,這種情況在適應后會有所改善,3D電影一直火爆就是最好的證明。實際上,造成VR暈動癥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延遲,即使最先進的VR產品也存在約20毫秒的延時。這主要是由屏幕刷新頻率決定的,其根本上取決于硬件水平。所以要想緩解VR產品暈動癥,最重要的工作就是進行硬件的升級換代。
筆者認為,對于VR技術的研發工作,理論與應用方面的考量都很重要,但硬件方面的工作也不容忽視。即使理論上可行并且應用前景好,但硬件水平不達標將直接決定產品質量,沒有硬件作為支撐無法實現其功用,這樣的產品同樣不能獲得市場認可。
本文作者為科技魔方編輯亮晨;關注未來科技及tmt產業。作者微信:Turchen,歡迎溝通交流。
榜單收錄、高管收錄、融資收錄、活動收錄可發送郵件至news#citmt.cn(把#換成@)。